首页 资讯 正文

东营市志愿服务联合会携手东营区商河商会开展“送清凉”活动

体育正文 91 0

东营市志愿服务联合会携手东营区商河商会开展“送清凉”活动

东营市志愿服务联合会携手东营区商河商会开展“送清凉”活动

黄河安澜,事关国计民生。今年以来,利津(lìjīn)河务局(héwùjú)着力构建“人防、物防、技防、工程(gōngchéng)防”四防联动防汛体系,将责任落实、物资储备、科技应用与工程排查深度融合,织密防洪安全网。 从行政首长责任制的层层(céngcéng)压实,到智能巡河系统的全域覆盖(fùgài);从应急物资仓库的精准调度,到堤坝隐患的“地毯式”排查,利津河务局用系统化、现代化的防汛备汛举措(jǔcuò),为黄河下游安全度汛筑牢根基。 拉网式堤坡普查 崔昊天 摄(shè) 拧紧(níngjǐn)“责任链”,人防体系全覆盖 “防汛(fángxùn)(fángxùn)责任重于泰山,宁可十防九空,不可失防万一。”利津县将行政首长制作为防汛责任制的核心,以《利津县黄河(huánghé)防汛职责》为蓝本,将80余项防汛职责细化分解至(zhì)行政首长、县级防汛抗旱指挥部及26个成员单位,构建起“横到边、纵到底”的责任体系, “每个坝段、每处工程都有具体责任人,就像给黄河安上了‘安全哨兵’。”利津县(lìjīnxiàn)防汛抗旱指挥部相关负责人介绍(jièshào),为确保(quèbǎo)责任落实到位,利津县防指黄河防办对沿黄乡镇街道行政责任人开展突击抽查,以“电话问责+现场核查”的方式,压紧(yājǐn)压实(yāshí)各级防汛责任,筑牢黄河安澜防线。 在应急力量建设方面,利津县构建起“专业抢险+民兵(mínbīng)支(zhī)援+群众预备”的三层应急体系:7支210人的机动抢险队(duì)、6支300人的民兵抢险队严阵以待,3.8万余人的沿黄乡镇预备队随时待命(dàimìng)。在6处险工工程、8处控导工程、4座引黄涵闸,“三个责任人”公示牌赫然矗立,从行政领导到技术专家,全链条责任公示接受社会监督,让防汛(fángxùn)责任从“纸面(zhǐmiàn)”落到“地面”。 开展迁安救护演练 李吉涛 摄(shè) 建强“资源库”,物防保障零(líng)缺口 “宁可备而不用,不可用而无备。”利津县依托黄河综合应急(yìngjí)仓库优势,构建起“国家常备+企业代储+社会联动”的物资保障模式。走进仓库,防汛抢险、应急救援等(děng)6大类104种(zhǒng)物资分类(fēnlèi)码放,4.6万余件物资整齐排列,可满足5000人规模的救灾安置需求。 “物资入库校验数量无误,小刘,记得(jìde)在台账上登记好校验时间。”在专项(zhuānxiàng)资产清查中,物资清查员认真核对着物资入库数量,通过“扫码盘点(pándiǎn)+状态核验”,确保每一件物资“底数清、状态明(míng)”。据悉,利津河务局对每件物资都建立了电子档案,从入库到出库全程可(kě)追溯——通过物资管理系统,可实时查看(chákàn)各类物资的库存数量、存放位置和检验日期。 库管员清点(qīngdiǎn)物资 潘佳佳 摄 细致的(de)督查必不可少,周密的物资(wùzī)(wùzī)保障(bǎozhàng)渠道不可或缺。为拓宽物资保障“朋友圈”,6月初,利津县与本地企业签订代储协议,在水泥、砂石、工程机械等大宗物资领域建立“企业储备、政府(zhèngfǔ)调用”的联动机制,当紧急情况发生时,企业可在8小时内将(jiāng)物资送达指定地点。这种“市场+政府”的储备模式,既提高了物资调配效率,又避免了政府单一储备的资源浪费。 装(zhuāng)上“智慧眼”,技防赋能全天候 驭(yù)科技之舟,与时偕行。在利津(lìjīn)黄河防汛指挥中心,一块巨型电子屏实时显示着河道水情、工程面貌(miànmào)等数据——这是利津河务局打造的“数字孪生+智慧防汛”新模式。 “我们已实现(shíxiàn)视频(shìpín)监控、无人机、远程会商系统‘三个全覆盖’,让黄河防汛从‘人海战术’向‘智能防控’转变。”利津河务局技术人员操作着巡检系统,121处视频监控点(jiānkòngdiǎn)正以“接力巡检”的方式,对水情、河势、工程面貌进行(jìnxíng)闭环自动巡检,影像数据(shùjù)同步完成智能分类存储。 无人(wúrén)机场自动巡查实时画面 王霖 摄 工程巡查环节,3座智能无人机场成为“空中哨兵(shàobīng)”。40条精准设计(shèjì)的防汛航线覆盖全河段,无人机搭载高清摄像头和红外传感器,可实时捕捉堤坝裂缝、管涌等隐患。“过去人工巡河需要(xūyào)3小时的河段,无人机15分钟就能完成(wánchéng),而且监测精度达到分米级。”技术人员(jìshùrényuán)演示着无人机回传的实时画面,河道边的细微异常都被清晰标注。 水情监测(jiāncè)更显“智慧”。8处雷达自动(zìdòng)化水尺24小时全天候工作,自动读取(dúqǔ)水位数据、精准测报、智能预警,为汛情进一步研判打下坚实基础。 打造“金刚堤”,工程防隐患(yǐnhuàn)清零 “防洪工程(gōngchéng)安全是防汛的根本,容不得半点马虎。”利津河务局河势查勘和工程普查,对370段坝岸、4处引黄涵闸(hánzhá)开展“地毯式”排查(páichá)。巡查人员重点检查水沟浪窝、动物洞穴等隐患,累计消除隐患32处,通过回填、夯实等措施及时(jíshí)恢复工程防洪强度。 “防汛宣传月”防汛知识宣传页发放 巴彦(bāyàn)斌 摄 攥(zuàn)指成拳,同向发力。该局还联合利津(lìjīn)县多部门开展“防汛宣传(xuānchuán)月活动”,5000份宣传单页发放至沿黄村镇。“我们在黄河岸边挂设宣传横幅20余条,还组织村民参与防汛迁安演练,让群众从‘旁观者’变成‘参与者(cānyùzhě)’。”利津县委宣传部工作人员介绍,这种“政府主导(zhǔdǎo)+社会参与”的宣传模式,形成了防汛共治的强大合力。 从责任落实到科技应用,从物资(wùzī)储备到工程加固(jiāgù),利津河务局2025年黄河防汛备汛工作以“四防联动”为抓手,构建起立体化(lìtǐhuà)、现代化的防洪体系。 如今,沿黄堤坝上,责任公示牌与智能监控设备交相辉映;应急(yìngjí)仓库(cāngkù)里,物资整齐待发;指挥中心内,数字孪生系统实时运转——这是利津河务局对黄河安澜的承诺,也是黄河上下防汛(fángxùn)工作的缩影。 随着汛期到来,利津河务局干部职工正以“时时(shíshí)放心不下”的责任感,枕戈待旦、严阵以待,为守护(shǒuhù)黄河下游安澜筑牢坚实屏障。(大众新闻记者 张园园 通讯员 巴彦斌 西绕卓玛(zhuómǎ))
东营市志愿服务联合会携手东营区商河商会开展“送清凉”活动

欢迎 发表评论:

评论列表

暂时没有评论
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